查看原文
其他

陆俊林:计算机教育的“赶潮人”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2-06-09

人 物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青年教学名师 陆俊林


编者按

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已于近期结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斌、工学院唐少强、外国语学院宁琦、体育教研部赫忠慧、人民医院冯艺当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法学院刘哲玮、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陆俊林当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他们积极活跃教学一线,深刻探索教育规律,引领教学团队成长,对北京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期教学名师,我们一同走近陆俊林老师的师者生涯,聆听他的北大故事。


2009年,取得博士学位的陆俊林决定留校工作。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投身教育事业的十二年来,他率先尝试“慕课”、混合式教学、研讨型小班教学、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如同一个“赶潮人”,陆俊林始终在尝试新理念、实践新方法的道路上竞逐向前。


上云端,搭地基

2014年,线上课程的概念在美国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李晓明教授率先在国内引进“慕课”理念,陆俊林成为第一批积极的跟随者,开始打造自己的线上课程。


其时,慕课仍是一个缺乏前人经验的领域,陆俊林在家中搭了一块巨大的绿幕,自己对着镜头讲课,自己学着剪片子,自己琢磨打光、抠人像……2014年,陆俊林将自己主讲的“计算机组成”成功打造成慕课,在国际平台Coursera上首次开设。2015年,这一课程在国内平台华文慕课上线;随后,又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放。这是一门非常“硬核”的计算机专业课,但是累计有数万人参与该课程的学习。这门课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还在知乎平台上获得了“在线教育平台上让你相见恨晚的计算机课程”的好评。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校内选修“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程的同学,也能够在慕课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慕课+课堂”的混合式学习。



在陆俊林看来,混合式教学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选课同学基础差异的痛点,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平稳有序的阶梯,帮助同学们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爬。“在‘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这门课上,我用了混合式教学,我把其中一部分适合线上讲的我做成了慕课,大概会占一部分课时,它其实会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简单的科普性质的东西,还有一些是比较难的东西。对于基础不一样的学生,有些人听一遍就行了,有些人可以反复听好几遍,然后终于把它搞明白了。学生们投入的时间不一样,基础更加接近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打好基础——这也是陆俊林教学中格外看重的部分。2012年,北京大学开始试点推行小班课教学,陆俊林作为主讲之一的“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名列第一批试点清单。这是学生们完成专业分流后的一门起步型课程,课程内容以计算机系统为视角,覆盖了后续知识体系的众多方面,以这门课为试点推行小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为了帮大家打牢地基。


陆俊林介绍道,信息学院在“计算机系统导论”这门课上投入很大。研讨小班的数量很多,这样就能把小班研讨的人数控制在15人以下,同学们针对大课教学内容进行扩展性研讨,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入;与此同时,在小班课上会安排同学上台分析这周课程的一些重点,“很多同学会说这个东西我听懂了,就是讲不出来,但是实际上,讲不出来证明没有听懂,因为你没有在脑子里把它梳理成体系成规划的东西。”在小班课上,许多同学都经历了被“逼”一把的过程,把听到的知识梳理清楚、再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走得早,更要一直往前走

“计算机系统导论”是陆俊林作为主要参与者从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先进教学成果。这位计算机教育的赶潮人,始终督促自己紧跟国际先进的教学内容。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他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S152和CS252课程为参考,升级了“计算机组成”课程内容和实验,与“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完成内容整合,打造了计算机系统类的高阶核心课程。此外,他还在学院的安排下,到哈佛大学调研计算机基础课程CS50,并引进到北大,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设计改造,为北京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做了很多先期的探索工作。


陆俊林试图将“开车”这件事作为计算机学习的譬喻。同样是驾驶一辆汽车,不同学科专业的学习者实际发挥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差异导向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不同教学目标。


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犹如赛车手,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掌握开车技能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了解发动机如何运转、轮胎如何抓地、不同温度和风速环境对车有何影响,因为在世界赛道的竞争上,细微的秒数之差也意味重大。


随着技术发展的深入,计算机学习的门槛反而变得“亲民”,这使得人文社科等专业同学也能够进入这条不用学“换手动挡、踩离合器”就能启动一辆“汽车”的赛道。在计算机思维正在向各个学科渗透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概论(C)”应运而生。


面对选修“计算概论(C)”的跨专业同学,陆俊林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大家能够通过学习编程来吸收计算机专业思维。“绝不仅仅是教编程这件事情,其实它过于狭窄了,我们是通过编程语言作为一个载体,让你了解用计算机的思维怎么来解决问题,同时你还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个思维,你有了一个具体的工具的操作,学到了用的编程语言来解决你现实中的问题。”


时代的需求始终在变化,无论从事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需要保持一份自觉学习的清醒。作为教育者,努力赶潮的陆俊林也时刻保有一份深刻的谦逊与内省:“你走得早一些,就可以比别人有更多的理解,能够更早地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但是如果停下来歇着了,可能后面就有走得快的人把你超过了,所以你只有持续地做。如果一直是在往前走,那就可以去思考更多的东西。”



保持对话,保持磨砺

对于许多浙江籍北大学子而言,陆俊林老师的名字并不陌生。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陆俊林同时承担了浙江省招生组组长的角色。在与学生们保持关注、保持联络的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陆俊林与其他师生一同,积极组织各项讲座、论坛活动,促进浙江籍校友的交流与联结。


在陆俊林看来,招生工作的本质,是让更多优秀的学生认识北大、进入北大,并在北大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发展道路。“这项工作看起来很宏大,但具体落实下来,或许就是老师和学生的一场场对话,可能就产生了很多影响。”


这种敞开式对话,在陆俊林的教研事业占据了格外醒目的位置。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交流的场域中碰撞,这也是他本人寻求发展的方式。


“现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东西,你不太可能把自己关在深山里思考,就能够产生一个创新的结果。计算机这个行业也好,教育这件事情也好,它都是需要与很多正做这个事情的其他人共同交流,才能能做好的。至少在我做的方向上,如果有一个好想法,最重要的事情就尽快拿出来跟别人分享,而不要担心想法被人偷走。因为它99%可能是一个愚蠢的想法,越快拿出来分享,也可以越快地证明这是那99%,就可以把这个想法丢掉了。但如果它是那1%的好想法,就可以在跟众人的讨论当中不断的磨砺,变得越来越好。”


在风声还未呼啸的时刻,陆俊林愿意做那个脚踏浪潮的先行者,在放弃99%的果决与抱定1%的坚持下,他希望自己能够始终向前,写下专业教育的最优解。





采访:李维则、刘子婧、钱羽然

撰稿:赖钰

编辑:李佳宸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